7月10日,杭州一女子称在盒马鲜生解百店内就餐时,在螃蟹菜品“姜葱油青蟹”中吃出蛆虫。
据了解,当事人陈女士表示,当时刚上第二道菜,吃了一口就发现虫子,觉得很恶心。
“叫了工作人员,他要把菜端走,我不给他端。后来他叫了主管,主管说把这盘菜(螃蟹)退了,我拒绝并提出退所有菜。”
陈女士认为,这一个菜有问题,肯定是厨房卫生太差,别的菜也不敢吃。
【1】聚焦事件
客服回应客诉与媒体:留下姓名电话单位,会有“专人”联系
对于这样的处理方式,陈女士回应媒体称,他们(盒马)就过来退了饭钱,没有说什么样的处理方式、也没有道歉。
消息一经发出,引起关注。网友调侃到,螃蟹都被蒸煮熟了,蛆还活着,虫子的生命力比较顽强。
7月11日,九派财经联系了盒马鲜生的运营公司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接线工作人员称,非常重视问题,但本人权限有限,请等待专人联系解释处理此事。
“会有‘专人’处理,他是专业的,是可以回复问题的。这个‘专人’不是门店工作人员、也不是公关。”接线人员解释到。
而门店的调查结果、处理方式,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。下午,记者尝试联系杭州盒马鲜生解百店,电话一直接通在挂断多次。之后,该店客服人员告诉记者,请留下您的信息,单位名称、全部姓名、个人联系方式,会有“专人”与您联系。
此外,该店客服一直强调,她在店里的工作职责是记录,客诉和媒体的详细身份信息记录下来,才是她的分内之事。关于事件本身,她不是当事人,也不清楚任何调查进展。
“这边会联系消费者好好处理,现在会先联系消费者。”该店客服说。
在某店铺评分社交平台,杭州盒马鲜生解百店得分4.8分,是上城区超市便利热门榜第一名。
值得注意的是,汹涌的好评中,有一百多条差评,内容多集中于店内服务人员态度差、菜品加工速度奇慢、生鲜质量味道堪忧、性价比不高等。
【2】问题频出
榴莲腐烂、产品抽检不合格、平台投诉从不回应处理……
截至发稿,盒马鲜生公司以及涉事门店,并没有回应此事。而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,在盒马鲜生里未曾止息。
据企查查公开信息,同样在7月,盒马鲜生青岛大融城店卖腐烂榴莲,拒不退款。
该投诉顾客表示,头一天买的榴莲没有当场打开,第二天打开里面都腐烂了,长毛发红,申请退款当天没有受理,次日平台打电话来说看到确实腐烂了,依据平台规则只能退款一半。
“也就是说消费者买到腐烂的水果还得付一半钱,就算是个普通的水果店也不会有这么差的售后服务吧!”顾客表示不解。
后来双方进一步交涉,门店告知除非把腐烂的榴莲都拿回来,才可以给退款。
“试问大夏天的,谁会把腐烂的水果一直留在家里不扔。而且申请退款的当天不找你,偏偏隔一天再找你。”顾客再次表达疑惑。
客诉方面,记者在黑猫消费者投诉平台上发现,关于盒马的投诉量为3829条,大部分是平台的强制退单、拒绝退款、食品质量有异常、客服售后不作为等问题。
记者还注意到,黑猫消费者投诉平台将客户问题分配给商家盒马后,已回复、已完成投诉问题的数量为零。
另一方面,食品抽检,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抽检结果,各地盒马生鲜门店的问题也不在少数。
前几日,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关于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相关通告,显示南京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销售的重赤豆冰棒,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。
据悉,菌落总数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。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,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,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;还会加速食品腐败变质,可能危害人体健康。
据南都鉴定此前报道,盒马销售的产品不是第一次被抽检出不合格。
今年1月,因经营不合格的牛蛙,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被罚5万元;2021年1月,盒马鲜生销售的1批次原味烘烤混合坚果,被抽检出霉菌项目不合格;2020年5月,长沙盒马销售的青豆角,克百威检出值超标9倍。
【3】内忧外患
运营成本增加、资本断供,生鲜赛道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
企查查app显示,盒马鲜生仅在2016年进行过A轮融资,阿里巴巴投入1.5亿美元,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“极致新鲜”的生活方式。
盒马鲜生CEO侯毅曾表示:“新零售提倡健康消费,享受最好的产品与最好的服务,而不是一味追求价廉物美。”
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2022年中国生鲜电商消费者偏好的前三品牌分别是:盒马鲜生(36.2%)、美团买菜(29.5%)、本来生活(26.8%)。
盒马鲜生的品牌,受到消费者偏好;盒马鲜生的门店,也能上榜单热门。
既是在消费者偏好和信任都对盒马有所倾斜,品牌宣称“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极致新鲜”的情况下,盒马鲜生,为何以如此产品、菜品对外销售?以“无对外回应无公开道歉”的方式,解决相关投诉?
盒马本身,确实出了些问题。
今年3月,盒马鲜生关闭在南京、成都、广州的共5家门店,业界普遍认为,盒马鲜生关店的原因主要是盈利的压力。
据大河财立方,电商零售分析师庄帅表示,生鲜电商的困局在于,它没能像资本预计的那样,迅速通过规模化发展摊薄运营成本而实现盈利。
为了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,生鲜电商需要引入足够多品类。但品类增加的同时,由于生鲜容易损耗,供应链的运营风险会成倍增加。
截至目前,盒马在全国建立了冷链物流网络,有3个产地冷链仓,6个销地鲜活暂养仓,41个销地常温和冷链仓,16个销地加工中心;全国有550多个直供直销基地。这些供应链战略的建设、运维投入都成为了盒马盈利压力的来源。
此前,一月份,有消息称,阿里巴巴正在考虑为盒马鲜生寻求独立融资,拟估值为100亿美元,也就是说,此前盒马背靠的阿里也将不再为其供奶,盒马需要自负盈亏了。而业内普遍认为,盒马投入过重,这对于愈显艰难的阿里来说也是一种负担。
盒马鲜生不仅面临着“运营成本的增加、东家阿里不再砸入资金”的内忧,还有竞争对手不断涌现的外患。
目前,美团、饿了么、京东到家等配送平台,纷纷与本地的大型商超合作,开始切入了线上生鲜。这项两端的合作挤入生鲜赛道,有天然的优势:超市本身就拥有丰富商品、密集布点;配送平台也自带骑手遍布的服务圈。
【4】业内看法
网红属性的光环不再,业内并不看好盒马浮于表面的“花样”
业内人士指出,盒马生鲜是中国生鲜市场的开拓者,这个品牌有“先入为主”的优势,自带网红属性,进入了消费者视野。
据了解,在此前各品牌闻风而动,进入生鲜赛道、抢占市场期间,侯毅通过探索后的最新布局为三驾马车:盒马鲜生、盒马X会员店、以及盒马邻里。
对此,阿里巴巴CEO张勇曾提及,盒马进行了诸多尝试,但结果却仍是亏损,而且已经亏损到连阿里自己都失去信心。
但之后,盒马各式各样的消费场景、销售方式、一波接一波的品牌宣传,都似乎在将“网红店”趋势贯彻到底,而没有突破生鲜商超同质化、解决消费“痛点”。
在最近的讲话中,侯毅还表示,“今年我们把灯光、货架颜色、设计等等全部重新做。后来发现进入了四个新城时,都成为当地的网红超市,排队进店。”也就是说,盒马的重点依然是在外观上。
业内人士指出,盒马要想一枝独秀,做差异化的产销、服务,靠人潮排队网红店,不会有持续发展,必须脚踏实地。
归根到底,维稳供应链、加强品控,培养用户消费习惯、带给用户新的品牌认知、提高用户粘性,才是生鲜电商平台立足市场的关键。
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,对盒马一直不看好。因为生鲜电商这块,消费思维、消费行为都偏向于社区,也就是说“如何打通最后的100米”,将成为整个生鲜电商的一个决定的一个因素。
朱丹蓬分析称,整体来看,盒马虽然说也是在做社区,但是其选址还是以人流量为主,一些比较大的CBD、商铺门面多的地方才有。所以,从用户粘性到服务体系再到整个生态,以社区为核心的这种生鲜电商必定胜于盒马,相对来说,盒马慢慢退出市场是有必然性的。
九派财经记者 欧俏妤
【来源:九派财经】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