唤醒“仪式感”,让孩子爱上传统节日

唤醒“仪式感”,让孩子爱上传统节日

作者简介 田丽,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学校教师,曾获评深圳市优秀班主任,龙岗区骨干教师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等荣誉称号。文章源自三百米生活-https://www.300m-team.com/banshizhinan/jiaoyupeixun/17689.html

□ 田丽 (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学校)文章源自三百米生活-https://www.300m-team.com/banshizhinan/jiaoyupeixun/17689.html

对于刚刚过去的春节,不少孩子的认知还停留在“压岁钱”“年夜饭”等较为浅显的层面上,对其真正意义却知之甚少。春节即农历新年,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,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、理想愿望、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,而且还是祈福、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。文章源自三百米生活-https://www.300m-team.com/banshizhinan/jiaoyupeixun/17689.html

近年来,商家营造了这样一种氛围,由广告播放量、产品销量来判定一个节日是否值得过,没有收到礼物、气氛不够热闹的节日,好像都相对冷清,导致不少孩子知道感恩节要吃火鸡、万圣节可以得到糖果、圣诞节可以收礼物,而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却一知半解,认为有些传统节日“不热闹”“不好玩”,甚至觉得“过年不兴奋了”。对此,除了学校和老师要加强对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外,家长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,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了解、参与并爱上传统节日文章源自三百米生活-https://www.300m-team.com/banshizhinan/jiaoyupeixun/17689.html

以身作则,尊重并热爱传统节日文章源自三百米生活-https://www.300m-team.com/banshizhinan/jiaoyupeixun/17689.html

在很多孩子眼里,过节就是玩闹,不明白为什么要过节。究其原因,是因为传统节日的意义淡化、仪式弱化,所以才没有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。其实,节日文化里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价值,是家长不可忽视的宝贵资源。家长应以身作则,营造良好的节日教育氛围,开发不同节日的潜在教育资源,如端午节包粽子、吃粽子、看龙舟,中秋节提灯笼、吃月饼、赏月,春节前买年货、贴春联、剪窗花、穿新衣、戴新帽、拜新年等,让节日文化走进孩子的生活,促进孩子情感态度、认知行为、能力等方面的发展,让孩子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。文章源自三百米生活-https://www.300m-team.com/banshizhinan/jiaoyupeixun/17689.html

只有家长首先对中国传统节日有回忆、有感情,并能保持仪式感地过节,才能从根本上影响孩子,长大后,他们与节日相关的回忆也是温馨、有爱的画面。反之,如果家长对传统节日不甚在意、抱着可过可不过的态度,或者即使每个节日都过、却过得非常随意,孩子自然也难以真正重视起来。文章源自三百米生活-https://www.300m-team.com/banshizhinan/jiaoyupeixun/17689.html

创造契机,挖掘传统节日教育价值文章源自三百米生活-https://www.300m-team.com/banshizhinan/jiaoyupeixun/17689.html

在尊重、热爱传统节日的基础上,家长应发扬其教育价值,挖掘其深厚的文化,创造丰富的教育契机。文章源自三百米生活-https://www.300m-team.com/banshizhinan/jiaoyupeixun/17689.html

知识与技能。家长要带着孩子一起增长知识,提升生活技能。首先,家长要让孩子知道,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哪些;其次,要让孩子知道传统节日的来历,每个节日都有哪些习俗及相关典故;最后,通过和孩子一起经历每一个传统节日,让孩子“动”起来,提升自己的生活技能和节日参与感。文章源自三百米生活-https://www.300m-team.com/banshizhinan/jiaoyupeixun/17689.html

过程与方法。家长要跟孩子一起认真过好每个传统节日,有仪式感地完成与节日相关的传统习俗。有了家长的引领、指导和陪伴,孩子不仅能真真切切地体验过节的全过程,也更清楚自己该如何参与、如何传承节日文化。

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。家长应向孩子传递自己的态度,告诉孩子,要热爱传统文化、保持家庭和睦、追求美好生活。一年下来,全家人一起认真地过好每个传统节日,让孩子亲身体验过节氛围,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,既能增加亲子间的互动,又能促进其感受生活的美好,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。

丰富途径,让孩子做传统节日的主人

传承节日文化很重要,但家长也要避免机械性地灌输知识、使用枯燥无趣的方式,以免孩子们爱不起来。家长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和途径,真正提高孩子对传统节日的参与度。

从交谈、对话中学习。家长可以用亲子陪伴,帮助孩子爱上传统节日。在陪伴过程中,家长可通过与孩子交谈,将相关节日知识当作故事讲给孩子听,如给孩子讲“过年”的来历等,不过家长不能只做一个讲述者,也要让孩子参与其中并向大人提问题。此外,家长要多讲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,比如很多孩子都会问“爸爸妈妈小时候是怎么过春节的,和现在比有什么不同”等,家长不妨详细生动地告诉孩子,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,学习传统文化知识。

从书本、影视中学习。家长还可以灵活地使用书本、网络、视频、电影、歌曲等工具,让孩子系统形象地了解相关传统文化。比如,可以带孩子读唐诗,感受春节的文化气息;带孩子唱欢庆春节的歌曲,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;带孩子看动画片《过年》《年兽大作战》、电影《雄狮少年》、纪录片《元日》等。笔者尤其推荐家长带孩子阅读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书籍,如《中国记忆·传统节日》《话说春节》《图说中国节》《小孩看热闹:春节放花炮》《过年啦》等,其中,学龄前儿童可以读《灶王爷》《团圆》,里面既有趣致可爱的卡通绘图,又有温情感人的故事;小学生可以读老舍的《北京的春节》等。

从活动、实践中学习。从心理角度来说,无论是听到还是看到,都不如自己亲身经历深刻。家长要想以传承节日文化促进孩子的成长,是非要让其经历不可的,最好让孩子稍微费心、费力才能完成。此外,家长还要创造机会让孩子试着主导一两个节日。如,过节要采购的货物、礼品,可以让年龄稍大的孩子来列购物清单并负责购买;画年画、剪窗花、贴春联等较轻松的活,可以交由低年级的孩子来负责;对于节前大扫除的工作,全家要齐上阵,大、小孩子都有各自的分工,每人认领不同的区域,孩子对自己负责的区域具有完全的自主设计权,在完成清洁整理工作的同时,还能激发孩子的创造热情,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意;还有家人聚餐时菜单的安排、饭桌上的祝福语等,家长都可以让孩子充分参与,甚至由他们主要负责……孩子渴望像大人一样自己做决定,家长不妨让他们做传统节日的主人,他们自然欢喜,教育目的自然也就实现了。

延伸

传统节日及习俗(部分)

1.春节(农历正月初一)

习俗有贴春联、贴窗花、放爆竹、守岁、拜年、包饺子、发压岁钱、扫尘等。

2.元宵节(农历正月十五)

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、吃汤圆、猜灯谜、放烟花等传统民俗活动。

3.清明节(4月5日前后)

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,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自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节日,习俗有扫墓祭祀、植树、踏青等。

4.端午节(农历五月初五)

又称端阳节、龙节、重午节等,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,习俗有吃粽子、赛龙舟、挂艾草、饮雄黄酒等。

5.中秋节(农历八月十五)

又称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等,人们在这天吃月饼、赏月、赏桂花。

6.腊八节(农历腊月初八)

俗称腊八,古时有祭祀祖先和神灵、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,也有“喝腊八粥”的习俗。

7.小年

并非专指一个日子,由于各地风俗不同,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,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、祭灶等。

8.除夕(农历腊月廿九或三十)

又称大年夜、除夕夜等,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,习俗有吃年夜饭、祭祖、守岁、贴门神、贴春联、贴年画、贴福字、挂灯笼、燃爆竹等。

 

来源:南方教育时报

三百米生活-公益
 
  • 传统节日
  • 仪式感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